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戴佳荣:坚守最美初心 爱洒这三尺讲台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6-01 浏览次数:

    2013年,我大学毕业,从校园再到校园,开启了我的十年从教之路。

    回想起第一次踏上讲台的那一刻,我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角色的改变。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从不谙世事一心求学的学生到教书育 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改变,也是一种挑战。那天上课之前,彻夜难眠,我在教案本上写下课上需要讲的每一句话,生怕出现一丁点差错。那时的我以为,课堂就是完美的预设,预设出可能发生的状况,预设出学生可能会有的疑问,然后按照精心设计的讲稿按部就班的上课就行。然而,我发现,曾经的我错的如此可笑。

    课堂需要预设,但不是绝对的预设,同样的一节课在两个不同的班级里所呈现的效果截然不同,然而教师还是同一个教师,不同的是学生的思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创造力,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聚集在一起,教师想凭一己之力预测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谈何容易?在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汲取养分的过程中,我总是能听到各种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到这样一个词 “课堂生成”。于是,在我的课堂上,我开始关注一些学生自主创造的东西,再加以延伸,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问。我懂得了,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程的所有细节,而在于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教师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网络上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视频和课件应有尽有,足不出户就可以听到世界名校教授的课,我也在思考,既然学生能听到更优秀的老师的课,那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是情感,是温度,是双向的沟通,这些都是机器给不了的。在课堂上,我能真实地感受到学生的情感,接收到学生的真实反馈,我和同学们之间的情感链接是无法替代的。这让我更加坚定,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多的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为人师表真的是非常重要。既然作为教师站在讲台上,就一时也不能松懈,只要站上讲台,我就必须保持最好的状态,我始终坚信我们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教师就必须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直想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让学生不仅能学会知识更能学会做人。后来我渐渐发现,不仅是我在教导学生,学生给我的反馈更是无价的,这让我有很大的成就感,让我认为我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已经毕业的学生发信息跟我说,他们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考上了理想的学校,那种给到我的自豪感真的是无以言表,就是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也会说上一句,“看,这是我的学生,特别优秀哦!”

    在教书育人成长过程中,我要感谢学校帮助我改掉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做事风格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帮助我从一无所知的职场小白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要感谢在学校遇到的同事,给予我在生活和工作上的种种关怀。一路汗水一路收获,几多辛苦几多欢乐。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的是热情,有的是知识,有的是精力,有的是时间,虽然成长的历程是艰辛的,但收获的心情是喜悦的。今后我会在我热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努力进取、孜孜以求,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我的绵薄之力。

    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足以让人爱上一份职业,也足以让一个人在碌碌无为中消磨意志,很幸运,我选择的是前者。在这十年中,我从懵懂到从容,在讲台上的每一秒都给我带来了很宝贵的经验,那即是做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领航人。